
學名為四指馬鮁(ㄅㄚˋ),分等級又稱為竹午、大午、午仔,每尾一台斤以上稱做竹午,若是一公斤以下則稱作大午,五百克以下稱為午仔魚。一般以每年冬至前一個月為盛產期,加上價位不高,所以一般家庭都能輕鬆購買,簡單烹調當作年菜。
料理方式:大午適合燉煮或紅燒,小午適合乾煎或油炸成魚片等。
午仔魚肉質細緻、油脂豐富的午仔魚,產季為每年初秋至農曆年間,因魚骨細、刺少又軟,就算是不擅挑刺的人也能品嚐美味。挑選時,以魚眼清澈不混濁;聞起來無腥臭味、鱗片有光澤感且整齊不脫落為原則,可再用手輕壓魚肉,會反彈回來,即代表新鮮。
食材
- 午仔魚1條
- 鹽巴適量
工具
- 竹籤1根
- S形鐵勾1個
1.以水清洗魚身後再用刀子從魚尾順著魚頭,將魚鱗刮去。
2.從魚背部直切、剖開魚身。
在傳統市場購買,可請魚販幫忙清除鱗片與內臟,但須提醒魚販從魚背部剖開。
3.取出魚內臟並用流動水沖洗乾淨,再用厚紙巾吸乾水分。
4.魚身內外均勻塗上薄薄一層鹽巴,竹籤橫向穿過魚身並確認整片攤平後,再用S形鐵勾勾於魚鰓部位,吊在通風處約12小時即可。
一般約曬8~12小時,時間越長魚肉會越乾且硬,可視喜愛的口感調整,吊曬完成後,可冷凍保存7~10天。
曬魚乾時,不宜豔陽直曬且必須保持通風,才不會發臭,建議略有微光如午後太陽或傍晚時分最適合。可用電風扇直吹,加速魚乾完成時間,以手觸摸魚身,兩面略硬且乾、按壓魚身還保有彈性的口感最佳。